黑客事件频发 商业机密被盗 亚洲企业需防范商业机密泄漏. 2019-11-13
近来,一些引发关注的黑客事件频发,在亚洲地区,企业最担心的是自身商业机密泄漏。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企业内部机密信息被认为极具交换价值。对此,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立法保护此类信息,例如美国《商业秘密保护法》与欧盟《商业秘密保护指令》,以及中国的《网络安全法》。
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对商业机密在当今竞争环境中的角色作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亚洲企业最为担忧的是前雇员窃取或不正当分享企业的商业机密(占比35%),28%的企业认为企业与外部顾问、供应商和客户关系是对商业机密被窃取的最大威胁,只有18%的企业认为网络犯罪/黑客是最大的担忧。麦坚时律师事务所认为,商业机密是指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秘密商业信息,如制造技术、计算机演算程序、营销策略、食谱、供应商名单与定价信息等。与其他包括专利与商标在内的知识产权不同,商业机密不需要向政府提交申请以获得法律保护,但是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信息的机密性。
报告发现,绝大多数企业都认为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对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战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访的亚洲企业管理层中有85%的人认为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是业务的核心要素,这一比例高于全球其他地区。在接受调查的亚洲企业中,有40%已经将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保护列为董事会管理层最重要的五大忧虑之一。在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关键领域,企业也清晰地意识到商业机密比商标、专利更加重要。
然而,这项调查也发现,相关保护措施的效力令人担忧。在亚洲受访企业中,有五分之一的机密信息曾被盗取,另有13%并不确知他们是否曾被盗取商业机密。在亚洲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主要市场上,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企业保存有自身商业机密的清单以及如何处理违规行为的应对方案。
贝克·麦坚时亚太区知识产权部门主席塞伊·苏金塔亚表示,一家企业对保护自身商业机密的重视程度甚至决定了这家企业的成败与否。他认为,商业机密被盗并不经常成为头条新闻,因为这一行为是暗中发生的,有时不能被马上察觉。当企业明显失去了对当地或者国际竞争对手的长期优势时,往往可以追溯到一个商业机密被盗事件。为此,企业亟需加紧保护自己,包括清晰地界定企业商业机密的范围和内容,以及这些商业机密的价值权重。对于商业机密入口的管理问题,企业需要确保与员工和合约方签订无懈可击的协议,并保证计算机系统免受网络犯罪的威胁。